栖息地: 程然,希尔米·乔汉迪,南隆雄,陈国良,唐狄鑫

介绍

栖息地简而言之是一个家,并可以理解为生物体生活、进食、繁衍和生存的地方。围绕绘画、电影和摄影,“栖息地”探索了五位来自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的杰出艺术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复杂关系时所采用的多样化和创造性方法。

 

希尔米·乔汉迪(生于1987年,新加坡)的作品主要以绘画为主,他的探索范围设定在他生活和居住的新加坡语境下感知到的熟悉和象征性的主题。他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明信片和海报等档案素材中寻找灵感,从这些图像中提取图案,并将各种元素重构为他绘画中的场景。展览中呈现的作品“风景与天堂:景点和风景(斯科茨路凯悦酒店)”描绘了在从葱郁绿意中泳池边的片刻时光。观者会注意到坐在泳池边伞下的两个小小身影,在他们的左侧是对热带天堂新加坡的植物特写。画面中不同的平面暗示着时空的扭曲,对所绘场景的真实程度和现实性提出了质疑。

 

感兴趣于人们如何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世界,南隆雄(生于1976年,日本)通过使用视听技术、建筑材料、计算机图形和动画创造出了独特的视听体验。南隆雄的单频作品“静洞”是一个由明亮霓虹灯、生动色调、片段风景、微缩人和周围树叶剪影构成的组合。它以纵向形式呈现,类似于日本和中国绘有山水、瀑布和河流的传统卷轴画。尽管南隆雄的作品采用了数字格式,它还是基于真实和有形的,素材从他于曼谷和新加坡间旅行的视频记录中进行提取和剪辑,并将这些镜头整合为极富诗意和视觉化的冥想。

 

2020年初,唐狄鑫(生于1982年,中国)和日本艺术家竹川宣彰在新加坡停留了11天,最终完成了名为“海峡”的实验性并有趣的双人展。唐狄鑫一直认为丛林是一个可以让他自由活动的地方,也是一个所有人类属于自我最自然状态的地方。在逗留期间,他们对新加坡密集的热带雨林特别感兴趣,因此在数日内多次往返森林区。森林探险中产生的想象力给到了唐狄鑫极大的启发,随后他创作了“森林”和“新加坡绿”两幅绘画。 

 

陈国良(生于1980年,新加坡)通过使用各种肢体动作来作画:移动、倾斜和转动。为避免直接接触,颜料被稀释并被允许在紧密拉伸的航空织物上流淌、扩散和伸展。得到的结果是一张透气的半透明表面,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色渍、痕迹和单色印刷压痕。通过使用手工和现成材料,他将这些纹理和材料转化为引人共鸣的抽象作品,表现了平衡、偶发和邂逅。  

 

程然(生于1981年,中国)的作品结合了富有智性的理论与视觉享受和感官性。着迷于对冒险的概念和对记录他对电影制作信念的渴望,“关于场景的猜想和假设”(2015)系列的作品展示了各种高原和地形上生动且人为的光线变化。“关于场景的猜想和假设 2”中揭示了一幅白雪皑皑的山脉拼贴画。

 

2013年,程然撰写了侦探小说《昼夜之渐》。正如书名所暗示的,小说是对昼夜之间持续发生的身体、心理和行为变化的隐喻。小说讲述了一位侦探在探寻一桩恶性罪行背后的真相时遇到了各种障碍,并逐渐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疑问。同时,幻境、空想、戏剧性的歌词被编织进叙述中。在展出的影像作品“昼夜之渐(狂人日记·纽约)”中,程然的手法略有变化。穿过大纽约的废墟和荒地,他捕捉到了黑暗转为光明、微生物吸入和呼出、水滴涌出形成汹涌河流的瞬间。就像陌生的遭遇一般,它们唤起了一丝惊讶和好奇。

作品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