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黄汉明(Ming Wong)
1971年出生于新加坡,现居柏林。黄汉明通过影像、表演和装置,深刻探讨“表演(performing)”与“重演(re-enactment)”的政治性,批判性地审视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呈现。

他的实践以重组全球电影史和大众文化为起点,但目的是非怀旧式的模仿,而是揭示原创性、正统性、性别规范与民族身份等“自我”的表演性如何在社会中被塑造和消费。在代表性作品中,黄汉明亲自扮演电影角色,通过故意偏移语言、性别与民族性,挑战何谓“表演”以及通过表演得以再现的“文化”。

其后,他的创作兴趣延伸至亚洲传统戏剧与未来想象(speculative imagination)的交汇,特别是京剧与粤剧等传统表演形式与科幻的关系。
代表作《Wayang Spaceship》(2022),将新加坡的移动京剧舞台设定为宇宙飞船,以大型装置形式呈现。该作品运用科幻视觉修辞,探讨后殖民国家构建与移民文化交错的主题。作品中的“Wayang”既指舞台,也是社会性表演的隐喻。京剧档案影像、科幻影片与黄汉明本人的录像混合,打破时间、空间和性别界限,诗意却富有批判性地审视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身份。

他的整套作品常呈现一种“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交错时间语境,注目传统东方内蕴的易装性(cross-dressing)与性别表演。
在创作如**《Astro Girl》(2015)与《Windows on the World (Part 1)》(2014)**的摄影系列中,黄汉明扮演宇航员,在宇宙飞船布景中漫游,并通过京剧咏叹调进行表演。这不仅是美学实验,也将上世纪60–70年代亚洲主体所梦想的“进步神话”与当代性别、文化界限的扰动连接起来。

在最新系列作品中,他将传统中国水墨与苏联科幻杂志插画相结合,以拼贴版画形式展现,从历史与地域的重叠中提出一种“多焦视野”的当代视角,将过去与未来融为一体。

黄汉明的创作始终是文化翻译与“暗差”的演绎,是让观众重新把观看本身作为相对经验的机制。他所建构的世界——时间、文化、性别交错——为全球时代复杂身份表达提供了深刻启示。


略历
1971 年生于新加坡
1995 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获学士学位
1999 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Slade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居柏林

 

主要个展
《伪娘恥辱部屋》,东京浅草ASAKUSA(2019)
《我中的我》,东京资生堂画廊(2013)
《模仿生活》,原美术馆(2011);新加坡美术馆(2010);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馆(2009)

 

主要群展
《Signals: How Video Transformed the World》,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23)
《Global(e) Resistance》,巴黎蓬皮杜中心(2020)
《Sunshower》,福冈亚洲美术馆/森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东京(2017)
《Fassbinder – NOW》,柏林Martin‑Gropius‑Bau(2015)
《零年代的柏林》,东京都现代美术馆(2011)

 

收藏机构
新加坡美术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香港M+
巴黎蓬皮杜中心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作品
展览快照
展览
Page
 2 
of 1
新闻